-
冯利初1020/复520
- 职称/职务:主任医师
- 坐诊科室:肿瘤科
成就:冯利教授亲自负责承担了北京市科委“首都特色专项”《扶正解毒化瘀法治疗癌性躯体痛的临床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溶骨性骨转移瘤的信号转导机制及扶正解毒化瘀中药的干预作用》、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技提升专项立项资助课题《补肾化瘀中药联合热疗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临床研究》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曾长期担任核心期刊《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英文编委、《中国误诊学杂志》编委,并参加过世界卫生组织SARS中医治疗规范的部分英文翻译工作,现已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
擅长: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肺癌、乳腺癌、胃癌、胰腺癌、结直肠癌、卵巢癌、骨转移癌、淋巴瘤等各类良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同时擅长运用中医药辅助放化疗减毒增效、改善肿瘤患者疼痛及胸腹水等不适症状、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预防肿瘤复发转移。
-
症状危害
症状:
1、肠梗阻
1/3的病人可发生肠梗阻。一般为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呕吐及腹胀不十分显著。其特点是肠梗阻可反复发作及自行缓解。
2、肠穿孔与腹膜炎
发生率为8.4%~18.3%。部分是在肠梗阻的基础上发生的,其他病例则因肿瘤侵犯肠壁发生溃疡、坏死、感染而致肠穿孔,死亡率极高。慢性穿孔可发生肠袢间粘连、炎性包块、脓肿及肠瘘。
3、消化道出血与贫血
发生率为18.1%~27.9%。常见于黏膜下肿瘤,出血原因主要是由于肿瘤表面糜烂、溃疡、坏死所致。如长期的隐性出血,病人会发生贫血。
危害:
1、中毒症状
由于肿瘤溃烂失血和毒素吸收,患者经常会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浮肿等表现,其中尤以贫血、消瘦最为常见。
2、肠梗阻
为不全性或完全性低位肠梗阻症状,如腹胀,腹痛,便秘或便闭。体检可见腹隆、肠型、局部有压痛,并可闻及亢强的肠鸣音。
3、腹部包块
为瘤体或与网膜、周围组织侵润粘结的肿块,质地较硬,而且会呈现不规则形状,有的可随肠管有一定的活动度,晚期时肿瘤侵润较甚,肿块可固定等结肠癌危害。
4、消化道症状
表现为腹胀、不适或、消化不良样症状。其中右半结肠癌时,多为腹痛不适或隐痛。开始时可为间歇性,后转为持续性,常位于右下腹部,很象慢性阑尾炎发作;而左半结肠癌时,多表现为梗阻可突发,出现腹部绞痛,伴腹胀、肠蠕动亢进、便秘和排气受阻,或慢性梗阻症状如腹胀不适、阵发性腹痛、肠鸣音亢进、便秘、粪便带血和粘液等。 -
多发人群
1、发病年龄,大多数病人在50岁以后发病。
2、家族史:如果某人的一级亲属,比如说父母,得过结直肠肿瘤的,他在一生中患此病危险性比普通人群要高8倍。大约四分之一的新发病人有结直肠肿瘤的家族史。
3、结肠疾病史:某些结肠疾病如克隆氏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可能增加结直肠肿瘤的发病机会。他们结肠肿瘤的危险性是常人的30倍。
4、息肉:大部分结直肠肿瘤是从小的癌前病变发展而来,它们被称为息肉。其中绒毛样腺瘤样息肉更容易发展成癌,恶变得机会约为25%;管状腺瘤样息肉恶变率为1-5%
5、基因特征:一些家族性肿瘤综合症,如遗传性非息肉病结肠肿瘤,可明显增加结直肠肿瘤的发病机会。而且发病时间更为年轻。 -
病因病理
1、遗传原因:有肠肿瘤家族史的家属,患肠肿瘤的危险性比普通人群高2-6倍。
2、溃疡性结、息肉病、腺瘤等:均是肠肿瘤癌前病理变化,其癌前期病程为5-20年。
3、寄生虫病:通常认为肠粘膜上血吸虫卵长久沉积,可造成粘膜重复地溃疡、修复和慢发性炎症等病理变化,呈现腺瘤状增生,在此基础上产生癌前病变。
4、年纪原因:肠肿瘤肿瘤患者的均匀年纪在60-65岁之间。年纪越大患肠肿瘤的迫害越大。
5、其它原因:缺钼﹑经常接触石棉﹑大便量少﹑肠腔内厌氧菌数目增多、溃疡性结、高食品脂肪、低食品纤维也有可能与肠肿瘤的产生相关。 -
检查诊断
1、X线钡餐检查,对疑有十二指肠的肿瘤.采用弛张性十二指肠钡剂造影。
2、纤维十二指肠镜、纤维小肠镜检查及选择性动脉造影术.可提高小肠肿瘤的诊断率。
3、由于类癌病人血中5-羟色胺升高,故对怀疑类癌的病例,测定病人尿中的5-羟色胺的降解物5—羟吲哚乙酸(5-HIAA),有助于确定肿瘤的性质。 -
诊疗技术
1、药用真菌(国外进口)结合地道中药材:松针层孔菌、桦褐孔菌、平盖灵芝、桑黄、树舌、薄树芝、木蹄层孔菌等真菌结合地道中药材可有效治疗肿瘤。
2、动物药结合地道中药材:用蜈蚣、蟾蜍、蝎子等动物药结合地道中药材治疗,组成治疗复方可有效治疗肿瘤。 -
技术优势
1、药用真菌结合地道中药材是治疗肿瘤的新手段。菌物疗法可重建人体生态内环境平衡,具有“抑杀肿瘤、调节免疫、改善人体内环境平衡”的独特功效。现代研究证实,冬虫夏草、野生茯苓、野生赤芝、木蹄层孔菌等都是野生药用真菌,对抗肿瘤效果是非常好的。例如:松针孔菌来煎出来的药汁给有肿瘤的小白鼠吃,抑制率能达到90%以上,对抑制肿瘤的发展和转移有独特的治疗效果。
2、中医认为癌瘤是气滞血瘀、热毒内蕴,久之淤积成邪毒。毒陷邪深,常用有毒之品,以毒攻毒,这是中医治疗肿瘤的常用法则之一。通过实践证明,以毒攻毒药物有破瘀散结、消除肿块、消灭一定数量癌细胞之效,结合地道中药材对抑制肿瘤的扩散、转移、缩小肿块更有显著作用,但是要慎重掌握有效剂量,不可私自给自己配药治疗。 -
诊疗流程
1、咨询:通过在网上点击医院咨询窗口,与专家医助进行咨询,医助会为患者详细介绍此病,并提供相关建议及并建立个人档案,方便专家后期病情分析。
2、预约:患者在咨询完医助之后,免费预约专家,由专家医助为其服务。
3、治疗:患者按预约时间到达医院,由专家为其治疗。专家通过分析患者的各种检查报告,询问患者病情、症状,为其把脉,制定详细治疗方案,由医助全程陪护。
4、复诊:患者服用完专家配置的药物之后,要定期前往医院复查,待专家进行下一步的治疗,与专家医助直接联系。 -
诊疗周期
治疗时间周期,根据患者的病情时长、严重程度而定,建议早发现,早治疗,缩短治疗周期。
-
预防护理
1、多吃含硒食物,其可以阻止癌细胞分裂与生长,抑制致癌物的活力并加速解毒,甚至使癌细胞发生逆转,刺激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抗体的形成,提高对癌的抵抗力。
2、荷兰豆清淡易于消化,促进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具有防止人体致癌物质的合成,从而减少癌细胞的合成,具有抗癌的作用。
3、多喝牛奶。牛奶丰富油脂蛋白质以及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元素,促进肠道营养物质的吸收,保护胃肠粘膜,增强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不宜在空腹的情况下饮用。
口腔科手术台
口腔科候诊区
口腔科诊室
三楼高端病房(一)
三楼高端病房(二)
三楼肝胆胰腺住院区护士站